“他们这是非法的绑架,要是实在没办法,我们要不要策划一次越狱?”
莎拉·杜特尔特,菲律宾的副总统,说出这话的时候,脸上可能还带着那种半真半假的玩笑神情。她大概是想在镜头前,演一出“女儿为父抗争”的硬派戏码。可她怎么也想不到,这句听起来充满孤勇的狠话,最后竟成了亲手埋葬父亲罗德里戈·杜特尔特出狱希望的那抔土。
这话说出去没多久,国际刑事法院(ICC)那边,一份冷冰冰的、长达八页的法律文件就拍在了桌上。莎拉那句“越狱论”被白纸黑字地钉在了上面,法院的措辞,一点情面都不留,说这种话就是在“挑战法院权威”,而且有“威胁审判公正的风险”。
年近八旬的老杜,本来还攥着最后一张牌——他那越来越糟的身体。他的律师团队正指望着用“健康问题”这张悲情牌,为他换来一点点暂时的自由。可现在,所有出口,都被自己女儿这番冲动的“营救”,给堵得严严实实。
这事儿说起来,真有点黑色幽默。
自从今年三月,老杜在自己的大本营达沃市被捕,然后一路被押到荷兰海牙,他在那个陌生的拘留所里已经待了半年多。他的律师们,真的是跑断了腿,核心论点就一个:这老头儿,不行了。
菲律宾星报挖出来的医生诊断,听着确实吓人。说他有严重的认知缺陷,记忆力差到什么地步?连刚刚见过的人,转头就忘。更别提穿衣服、吃饭这种最基本的事,都得有人帮着。律师在法庭上反复哀求:“他已经不具备接受复杂审判的能力了,再关下去,跟虐待有什么区别?”
为了让这事儿更有画面感,一次视频听证会上,镜头里的杜特尔特,确实就像个失了魂的木偶。神情呆滞,全程就说了三句话,大部分时间,都在对着空气莫名其妙地点头。那一幕,让很多人都信了,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政治强人,是真的要垮了。
可ICC呢,一直就那么不咸不淡地拖着,态度暧昧。直到莎拉的“越狱论”横空出世,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完美的、清晰得不能再清晰的拒绝理由。逻辑简单粗暴:你看看,连身为副总统的女儿都能随口喊着要“越狱”,这要是真把他放了,谁能保证他到时候会乖乖回来?谁敢赌他不会人间蒸发?
你当然能理解莎拉的焦虑。父亲被带走,杜特尔特家族在菲律宾的政治根基,就跟被白蚁蛀空的木头一样,肉眼可见地在垮塌。作为家里现在唯一还站在政坛中心的顶梁柱,她必须得做点什么,必须用最狠的姿态、最大的声音,去为父亲辩护,好歹能稳住那些还在观望的支持者。
但她好像搞错了一件事。海牙的国际法庭,不是马尼拉的国会山。在这里,你的政治表演,不仅没用,反而只会把事情搞砸。ICC本来审的就是“法外处决”这种极具争议的案子,对杜特尔特一家,天然就带着十二分的警惕。莎拉这番话,简直就是亲手把一把最锋利的剑,递到了对方手上。
后来有懂行的律师分析说,其实当时莎拉但凡换个路子,哪怕是温和一点,公开呼吁一下“请保障我父亲的健康权益”,事情可能都还有得谈。可她偏不。她选了最冲动,最像一场政治豪赌的方式,结果,输得一败涂地。
现在,老杜只能在异国他乡的牢房里,等着那场不知道猴年马月才会开始的审判。听说,女儿给他寄去的菲律宾特产还摆在牢房里,可这点家乡的味道,又怎么能驱散“出狱无望”的寒意。有知情人说,老杜知道这事儿之后,沉默了很久。脸上没有愤怒,也没有责备,就只剩下那种说不出来的无奈。
想看懂老杜今天的下场,得把时间倒回去几十年。
还是上世纪90年代,他当达沃市市长那会儿,就是个出了名的“铁腕”。为了治那会儿乱到没边的毒品问题,他用的手段,极端,甚至默许“法外处决”。这招确实管用,达沃的治安一下子就好了,但也从那时候起,就给他日后的麻烦埋下了种子。
等他2016年当上总统,干脆就把这套“达沃模式”复制到了全国。一场轰轰烈烈的禁毒战争,死了多少人,没人说得清,但数千人是有的,而且大多没经过什么审判。国际社会的骂声,铺天盖地。那会儿的杜特尔特,意气风发,哪会把这些放在眼里。2018年,他甚至直接带着菲律宾退出了《罗马规约》,公开叫板:我就是不承认你们ICC的管辖权!
他大概以为,只要躲在“国家主权”这堵墙后面,卸任后就万事大吉了。但他没算到,政治这东西,翻脸比翻书还快。2022年,小马科斯上台,杜特尔特家族和马科斯家族那个曾经看起来牢不可破的联盟,开始到处都是裂缝。
表面上,大家还维持着体面,你好我好。可暗地里,小马科斯早就动手了,一步步削弱老杜的政治遗产。老杜也不是省油的灯,卸任后没闲着,转头就在今年的地方选举里,以压倒性优势又当选了达沃市市长。这强大的号召力,让马科斯当局坐立难安。他们怕啊,怕老杜卷土重来,到时候翻马科斯家族的历史旧账。
所以,当ICC真的说要来抓老杜时,马尼拉当局的态度,就变得特别有意思。他们不公开反对,但也不提供任何保护。甚至,就那么眼睁睁看着ICC的人,在达沃市畅通无阻地把人带走了。有菲律宾媒体爆料,小马科斯政府,私底下可能还给ICC递了点关键“资料”。一出完美的“借刀杀人”,就这么把一个最大的政治对手,干干净净地请出了菲律宾的牌桌。
老杜被送去海牙之后呢?小马科斯几乎是立刻就扔掉了前任那套“等距外交”,头也不回地扎进了美国的怀抱。又是允许美军扩大基地,又是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各种挑衅,姿态强硬得不得了。
说真的,老杜那套玩法,虽然粗暴,但其实很务实:在中美之间走钢丝,两头拿好处。既能从中国那儿搞到大把的经济合作,又不至于跟美国的安全同盟关系闹掰。说白了,就是在大国博弈的夹缝里,给菲律宾自己捞最大的利益。
可小马科斯好像就只看到了倒向美国能带来的短期好处,却没看到,把整个国家绑上大国对抗的战车,风险有多大。他这一通操作下来,国内经济没见好转,反倒是南海的火药味越来越浓,整个国家的地缘政治风险陡然升高,老百姓的不满情绪,也跟着一点点烧起来了。
有位菲律宾学者说得一针见血:“老杜这人虽然争议一堆,但他心里清楚菲律宾的利益在哪。而小马科斯,正在把这个国家拖进一个更大的漩涡里。”
这场关于“父女营救”的悲情戏,到头来,不过是菲律宾残酷政治斗争舞台上的又一个牺牲品。一个国家的命运,从来不靠某个铁腕强人,更不该依附于某个外部大国。可惜,今天的菲律宾,似乎离这条路越来越远了。
十大股票软件,国鑫策略,股市配资合法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