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姜子牙的年龄问题,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。《史记》中记载“百有余年”,而一些其他的典籍则明确写道他活到了一百二十岁左右。由此推算,姜子牙的寿命大致在一百至一百二十岁之间。这在古代已经属于极其罕见的长寿案例,因此历代文人学者都对这一传奇年龄津津乐道,甚至衍生出不少关于他高寿的故事与推测。
姜子牙去世之后,他的爵位传给了长子吕伋(史称齐丁公),吕伋在公元前1015年至公元前975年在位,史书记载对此几乎没有异议。然而“长子”二字却引发了很多人的困惑。按照常理推算,若姜子牙在三十岁时生下吕伋,那么等到姜子牙去世百岁之际,吕伋也已经七十岁,再继位四十年,寿命就会高达一百一十岁。如果姜子牙享年一百二十岁,那么吕伋的寿命更加难以置信。
若换一种说法,认为姜子牙在七十岁后发达,再娶妻生子,那么吕伋继位时大约只有三十岁,最后活到七十岁左右,看似合理。但问题在于,史书中说姜子牙有十多个子女,如果他在七十岁之前毫无子嗣,七十岁之后却突然子女成群,这显然难以让人信服。由此看来,关于姜子牙与吕伋的年龄关系,确实存在很大疑点。
展开剩余71%解开这一谜团的关键,首先要厘清姜子牙的真实年龄。然而这一点注定难以得出统一结论。从《史记》等资料来看,姜子牙投奔周文王的方式存在多种说法:有的说他在渭水垂钓时被周文王遇见,有的说他辞掉商朝官职投奔周人,还有的说他因营救周文王而立功被重用。若以第三种说法为依据,那么姜子牙是在周文王被纣王释放之后,随同吕国归附周人。这一时间点最为接近历史事实。
结合当时的局势,吕国地处山西,可以阻挡周人东进。当纣王迫于西方诸侯的压力而释放周文王后,吕国选择投靠周人,姜子牙很可能就是随同吕国一起归附的。因此,他开始在周文王手下效力,后又辅佐周武王,共计大约二十年时间。西晋出土的《竹书记年》进一步佐证,姜子牙去世于周康王六年,即公元前1015年,这与武王伐纣的时间相隔二十八年。若姜子牙在七十岁左右归附周文王,则他参与武王伐纣时大约九十岁,最终享年或可达到百二十岁。
然而,如果按照更为合理的推算,姜子牙可能是在六十余岁时辅佐武王伐纣,那么他在齐国执政二十八年后,享年大约九十多岁。这样一来,他的高龄仍然罕见,但比一百二十岁的说法更符合逻辑。吕伋的寿命问题或许另有解释。《战国策》中提到姜子牙曾是赘婿,被逐出家门,这说明他在投奔周文王前或许已有过妻子与子女,只是这些子嗣未被史书承认。等他在周朝受到重用后,再娶妻生子,吕伋才是后期所生的嫡子。
若依此推断,姜子牙大约在四十多岁时投奔周文王,随后才娶妻生子,那么吕伋在姜子牙去世时最多四十余岁。在位四十年后,他的寿命大约在八十多岁,虽然仍算高寿,但相较之前的推算更加合理。同样的道理,姜子牙的女儿邑姜也是他晚年所生,后来成为周武王的正妃。周武王去世时,邑姜之子姬诵尚在襁褓之中,这与姜子牙“老来得子”的情况相吻合。
综上所述,姜子牙的寿命虽有争议,但大体可以确认其高寿无疑。吕伋的年龄疑点,结合“赘婿”经历与再婚子嗣的可能性,才得以部分解释。而邑姜的事例也为这种推论提供了佐证。或许,姜子牙真正的寿命应在九十多岁,而吕伋作为其晚年嫡子,寿命在八十余岁,更加符合常理。
发布于:天津市十大股票软件,国鑫策略,股市配资合法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