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留生俘。”
左宗棠收复新疆时,曾对部下刘锦棠、金顺和张曜等人,作出指示,即便敌人投降了,也要全部杀掉。
他的这个做法在军队里引起很大争议。
有人认为,左宗棠下令杀俘虏,跟白起在长平之战后,坑杀40万降卒同类,是非常残暴的行为。
左宗棠为什么下令“不留生俘”?
一、新疆时局动荡,左宗棠坚持平乱
清朝末年,清政府软弱无能,内部叛乱四起,外部侵略者不断,导致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。
尤其是太平天国,势力迅速发展起来,给本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清政府城沉重一击。
此时,位于大西北的新疆,各部势力纷纷起义。来自浩罕汗国的阿古柏,趁着混乱之际,迅速崛起。
他利用新疆各部势力之间的争斗,坐收渔翁之利,没打过多少仗,轻松获取了南疆地区。
随后,他又陆续占领了天山南部地区等地。
1867年,作为外来侵略者的阿古柏,居然在我国的领土上建立了一个国家——哲德沙尔汗国”。
不满足于此的阿古柏,随后又侵占吐鲁番等地,扩大自己的非法统治范围。
生活在阿古柏殖民统治区内的人民,过着更为残暴统治的生活,让军官们采取军事手段,对百姓横征暴敛。
军人手中的权力很大,导致赋税的金额,很多时候并不是按照标准收取。老百姓要想安稳生活,还要交保护费。
与此同时,与新疆接壤的沙俄,也露出了侵略者贪婪的一面。
觊觎新疆已久的沙俄,趁着阿古柏入侵之际,与阿古柏勾结在一起,实现侵占新疆的目的。
沙俄派兵占领了伊犁河谷,以此为据点,开始向四周扩展侵略范围,直至霸占整个伊犁。
新疆逐渐被外国侵略者蚕食,危机加剧,导致我国的领土经历着严重的威胁。
左宗棠率部准备收复新疆,就在此时,朝廷内部又引发了一场关于究竟是“塞防”还是“海防”的讨论。
争议出现的原因是,日本在这个时候,制造了一起琉球人被台湾人杀害的事件,出兵台湾。
清政府无力抵抗,最后还是以签署了条约、给予巨额赔款解决。
以李鸿章为首的人认为,日军实力强大,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,朝廷应该加强海防,把原来计划用来收复新疆的钱,挪用到建设海防上。
也有人认为新疆的情况非常严重,要继续执行“塞防”。如果不重视“塞防”,将导致新疆被外国完全吞噬。
左宗棠赞成后一种观点,坚持“塞防”,面对“海防”派的攻击,他毫不畏惧。
为了说服朝廷,他指出,保住新疆就能保住蒙古,保住蒙古,就是保护住了京师。
这个观点直接把收复新疆和清政府的安全绑定在一起。
清政府不在乎国土是否完整,而在乎政权还在不在自己手中,在“塞防”还是“海防”较量之中,他们选择了“塞防”。
二、胡雪岩给予大力支持,左宗棠收复新疆
左宗棠的提议,虽然得到了朝廷的支持,但是朝中很多大臣并不看好,等着他战败回朝。
已经立下志向收复新疆的左宗棠在出征之前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。那时打仗取胜的关键在于人。
左宗棠把队伍中的老弱病残、依靠权贵混进来吃空饷的……全部淘汰掉。
选拔了一批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刘锦棠和金顺等人。
为了进一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,左宗棠还花大价钱,从国外采购了一批先进武器。
而左宗棠能够做到这些,离不开“红顶商人”胡雪岩的帮助。
胡雪岩利用自己在商界的名望,先后六次向外国银行借款,为左宗棠筹集军饷,还有利用自己的商业网络,购买了大批弹药、粮食等给左宗棠。
可以说,左宗棠可以收复新疆,离不开胡雪岩的功劳。
新疆面积广大,考虑到阿古柏的势力主要集中在南疆,左宗棠决定先收复北疆,切断阿古柏与沙俄之间的联系,再收复南疆。
左宗棠派出手下战将刘锦棠,迅速占领了乌鲁木齐附近的周边城市,然后集中所有的兵力收复乌鲁木齐。
在左宗棠“缓进急战”的策略影响下,清军取胜之后,会立即乘胜追击,又相继收复玛纳斯等地,很快肃清了阿古柏在北疆的势力。
按照先前制定的作战计划,刘锦棠和金顺等人又率部前往南疆。
清军翻越天山,攻占达坂城,阿古柏弃城而逃至库尔勒,见大势已去,选择自尽。
随后,清军又收复了包括阿克苏在内的南疆东边的城市,接着一鼓作气收复了南疆西边的城市。
至此,除了伊犁等被沙俄侵占的地区外,新疆其他地区都重新回到清政府的管辖的版图内。新疆全境都被收复。
1881年,清政府派出外交官曾纪泽,与沙俄签署了《伊犁条约》,伊犁正式被收回。
被外族势力侵扰多年的新疆,重新归于宁静,新疆的百姓重新过上了安稳的生活。
三、为了以绝后患,左宗棠下令杀俘虏
左宗棠虽然在收复新疆方面,做出了巨大的贡献,但是很多人认为他下令杀俘虏,是惨无人道的行为。
其实,左宗棠做出这样的决定,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。
乾隆时期,清政府打败准格尔后,采取的政策是善待了以阿睦尔撒纳为首的准噶尔部。
清政府以为从此可以和平相处,却等来了阿睦尔撒纳背叛清政府,投靠了俄国。
只要左宗棠善待这些俘虏,一旦他们反水,投靠了本就觊觎新疆的沙俄,那么新疆的局势将再次陷入失控的局面。
尤其是阿古柏,他背后除了沙俄的势力,还有包括英国在内的企图瓜分新疆的外国势力。
如果宽待这些俘虏,他们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,很快会再次卷土重来。这是左宗棠不愿意看到的局面。
另外,左宗棠杀俘虏,也让外界看到了清政府在维护国家主权方面的态度是非常强硬的。
面对分裂新疆的行为,清政府绝不姑息。对于百姓来说,杀了俘虏也是一件好事。
阿古柏占领新疆期间,制定了严苛的税务制度,大肆敛财,杀了很多无辜的百姓,如果残余势力不清除,对新疆的百姓来说,始终是个隐患。
所以,就当时的情况来说,左宗棠杀俘虏,对维护清政府的统治、新疆社会的长治久安以及新疆人民的安居乐业,都是有好处的
总结:
左宗棠收复新疆,粉碎了外国势力企图瓜分我国大西北的阴谋,解救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新疆人民,确保了国家领土完整,维护了民族尊严。
至于杀俘虏,不能仅从人伦道义方面看,而是要从大局出发,要看到这个决策对百姓、对国家产生的重要意义。
参考资料:
1、左宗棠收复新疆——《同舟共进》 2019年第4期78-81,共4页
2、左宗棠与胡雪岩联手成大业 借债西征,收复新疆——《国家人文历史》 2012年第23期33-37,共5页
十大股票软件,国鑫策略,股市配资合法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