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一、核心治疗思路与对应歌赋选析1. 平肝息风,清利头目(针对肝阳上亢型)此型多见头晕头痛、面红目赤、口苦易怒等症状。经典歌赋《百症赋》目眩兮,支正、飞扬穴解:支正:沟通表里,能清热、安神、治眩晕。飞扬:有引阳下行、清热开窍之功。两穴合用,一上一下,通达上下经络之气,清泻阳经之热,对高血压引起的眩晕有佳效。经典配穴:太冲 + 风池太冲:是平肝潜阳、泻火息风的第一要穴。《通玄指要赋》云:“且如行难步难,太冲最奇。虽言步履艰难,实则指其调肝之功极效。风池:为手足少阳、阳维之会。《玉龙歌》载:头风呕吐眼昏花,穴取神庭始不差……风池针刺顶须汗,金针一试显医家。明确指出风池可治头风、目眩,针刺得当有立竿见影之效。二穴相配,即开四关变法,能有效镇肝息风,降低血压。2. 滋阴降火,滋水涵木(针对肝肾阴虚型)此型多见头晕耳鸣、腰膝酸软、五心烦热、失眠多梦等症状。经典歌赋《玉龙歌》肝家血少目昏花,宜补肝俞力便加穴解:指出肝血亏虚、目失所养所致的眼花,当用补法刺肝俞。高血压日久必耗伤阴血,补肝俞可滋养肝阴。经典配穴:太溪 + 三阴交太溪:能滋肾阴、降虚火。《通玄指要赋》曰:“肾脏衰,煅取太溪。是补肾固本的要穴。三阴交:为足三阴经之交会,能健脾、补肝、益肾,一穴调三经,滋阴养血功效卓著。两穴合用,共奏“滋水涵木”之效,通过补益肾阴肝血来制约上亢的肝阳,治本之策。3. 化痰浊,清头目(针对痰浊中阻型)此型多见头晕头重、胸闷恶心、食欲不振、舌苔厚腻等症状。经典歌赋《玉龙哥》痰多宜向丰隆泻穴解:是公认的化痰第一要穴。凡是与“痰”有关的病症,如眩晕、咳嗽、癫狂,皆可取其治疗。经典配穴:丰隆 + 内关内关:八脉交会穴,通阴维脉。能宽胸理气、和胃降逆,有效缓解高血压伴发的胸闷、恶心感。与丰隆合用,可健脾化痰、和胃降浊,清利头目。 二:综合以上分析,一个融合古人智慧的经典基础处方如下:1. 主穴:百会:可清头目、宁神志。风池:祛风清热,清利头目。曲池:善于清热、降压,是现代临床验证有效的降压要穴。太冲:平肝潜阳,引火下行。2. 配穴:肝阳上亢:加 行间、侠溪。肝肾阴虚:加 太溪、三阴交、肝俞、肾俞。痰浊中阻:加 丰隆、中脘(胃募穴,健脾胃化痰)、内关。心悸失眠:加 神门。耳鸣:加 听宫、翳风。#高血压调理经验
图片
诫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十大股票软件,国鑫策略,股市配资合法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