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美第三轮经贸谈判正在筹备当中,这次谈判对两国都至关重要,而正值这一关键时刻,欧洲提前为中方备好了“重要筹码”,并要亲自访华送上?中欧确定了最高层级的会晤之后,是否意味着双方就战略合作达成一致?冯德莱恩的访华之行,在特朗普与普京眼中,又代表着哪种信号?
据新华社报道称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:经中欧双方商定,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于7月24日访华,双方将共同主持第25次中国-欧盟领导人会晤。
首先,我们要看到这一时间点选择的非常巧妙,因为中美8月份就要进行第三轮经贸磋商,由于前两次磋商结果是高效、实质的,因此不少人对第三轮磋商也抱有较高的预期。
尤其是90天关税战暂缓期即将结束,之后中美两大经济体该以怎样方式“斗争”与合作,关系到每一个企业与个人的现状。
在此之前,中国外长王毅进行了为期7天的欧洲之行,尽管双方当时就一些根本的重大问题上分歧严重,但冯德莱恩还是如期递交了访华申请,并得到中方批准,这说明中欧仍然意识到在当前环境下合作的必要性。
如今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关税战在越南等国的率先妥协下,基本上以美方胜利而暂告一段落,准备充分的特朗普兴许在第三轮谈判中,会给自己找回一些面子,以出难题的方式进行刁难。
又或者,特朗普为获取更大的既得利益与访华机会,会进一步开放中美技术与市场方面的合作,解绑对中国的各种管制与制裁,比如解禁H20Ai芯片在中国的销售等等。
无论是哪种情况,都值得欧洲高度关注。
因为在多极秩序的博弈下,任何一方关系的紧张与缓解,都会涉及到其他几方的利益,尤其是眼下的欧盟,更经不起风吹雨打。
美国对欧关税悬而未决,特朗普曾透露风声称:可以大幅调低对欧盟的关税,但是他们必须牺牲其他的事情。
目前来看,由欧洲国家大幅购买美国武器在用以支持乌克兰战争,可能是特朗普口中所说的其他事情。只不过,多数欧洲国家对此表达出强烈的抵触情绪,而不管这一刀能不能砍下去,欧洲都必将面临美国的倒戈相向,收入与支出肯定要砍一个大头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欧洲还是不肯放弃对华的冷战意识形态,试图以更加苛刻的条件与傲慢态度同中国做生意。因此,也不难发现过去一段时间,中欧即便在关税战的压力下,关系也很难再往前迈进一步,充其量只是做些政治方面的缓和。
这种微妙的平衡,实则很难从中欧内部被打破,却很容易被外部环境改变,比如特朗普的突发奇想。若美国要更改对华策略,那么欧洲无论是自己握有底牌赴华谈判,还是进行让步对华递上“筹码”,都有必要安排这一行程。
对于冯德莱恩等人的访华之行,除中欧高度关注之外,美俄两国也不会视若无睹,但眼下美俄关系再次陷入僵局,乌克兰问题解决不了,就基本上没法开展下一步合作。
反倒是中欧关系,几经波折之后,还是坐在了谈判桌上,这种双边关系表现出的韧力,难免让美俄感到落差。
现在就看冯德莱恩访华时,能不能拿出真正的诚意与退让,才能让此次访华不虚此行,也让世界多极秩序更加稳健。
十大股票软件,国鑫策略,股市配资合法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